7月1日,由合肥工業大學與安徽理工大學聯合主辦的“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野外地質考察”活動在新橋礦業公司舉行。來自美洲、澳洲的國家和地區的30多名地質、采礦領域專家學者及相關專業留學生參加此次考察活動。
考察團先后前往露天礦區、排土場、主井堆礦場等重點區域,圍繞礦床特征、地質構造、勘查技術及資源可持續開發等課題展開實地考察和研討交流。
據悉,這是該組織繼2018年后時隔7年再次到該公司進行實地考察。作為長江中下游成礦帶的典型代表,新橋礦業公司以其獨特的地質構造特征和先進的開采方式成為本次考察的重點對象。
據介紹,此次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野外地質考察活動旨在深入研究成礦帶的成礦作用特征,評估礦床資源潛力,提升資源勘探技術水平,增強資源保障能力,破解資源瓶頸制約,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同時,進一步促進中外學術交流,展示最新礦床學研究成果,推動礦床學理論與礦床勘查實踐深度融合。
專家表示,此次考察成果將有力推動安徽省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找礦勘探工作取得新突破。(朱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