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磷礦石市場呈現“高位震蕩、供需博弈”特征,政策嚴控產能+資源稟賦下滑奠定供應偏緊基調,傳統磷肥需求疲軟與新能源爆發形成對沖,價格在成本支撐下高位企穩。同時,上半年市場情緒受硫磺價格波動、政策預期等因素主導,5月出口政策利好帶動四川貨源趨緊,區域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一、產量高增、產能趨緊、價格堅挺
2025年磷礦石市場呈現“產量高增、產能趨緊、價格堅挺”特點,主產區供應分化及新能源需求擴張是核心驅動,但資源可持續性和政策變動仍是關鍵風險點。據統計局數據發布顯示,2025年1-5月磷礦石產量累計值合計為4749.6萬噸,5月磷礦石產量1108.2萬噸,較去年5月同比增加18.7%;2025年1-5月中國磷礦石產量呈現穩定增長態勢,較2024年1-5月的4110.7萬噸增長15.5%,延續了2024年全年7%的同比增長趨勢。從區域分布看,湖北、云南等主產區貢獻突出,2024年兩省產量合計占比超全國60%。
二、新能源材料+精細磷化工”雙驅動
2025年1-5月中國磷礦石市場呈現出"產量擴張、消費分化"的顯著特征。國內產量同比增長15.5%至4749.6萬噸,延續了2024年的增長勢頭,5月單月產量同比增幅更達18.7%,顯示產能釋放持續加速。與此同時,進口量維持在58.7萬噸的較低水平,表明國內供給已基本滿足需求。
從下游消費結構看,傳統磷肥領域呈現兩極分化:磷酸二銨因出口受限消費量下滑8%,而磷酸一銨及工業級產品則逆勢增長,反映農業需求的結構性調整。更具突破性的是新能源材料領域,濕法凈化磷酸消費量持續攀升,主要受惠于磷酸鐵鋰等新能源材料的產能擴張,這一趨勢與2024年以來的產業政策導向高度吻合。黃磷中小企業退出導致的供給收縮與需求波動共同推高了價格彈性。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磷礦石總產量增長顯著,但消費增速(約13.5%)略低于供給增速,這種微妙的供需差可能預示著庫存周期的轉變。整體而言,磷化工產業正從傳統的肥料驅動型,逐步轉向"傳統農業+新能源材料"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
三、下游需求多元化擴張與資源供給剛性”并格局 2025年下半年磷礦石產業鏈將呈現“下游需求多元化擴張與資源供給剛性”并行的格局,供需緊平衡狀態預計持續。盡管下游需求增長明確,但磷礦石供給增量受資源、政策雙重約束,預計下半年礦價維持高位。龍頭企業通過“礦化一體”布局對沖成本壓力,而中小企業將面臨原料采購與環保合規的雙重挑戰。整體來看,磷礦石產業鏈的景氣周期仍將延續。( 來源:隆眾資訊)